• menu icon
cens logo

汇整各种市场资料及专业分析,让买主及读者更快掌握台湾各主要出口产业中的最新亮点,包括创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场趋势及未来展望等,


针对美方将对中国制造的联网汽车进行「国家安全」风险审查,大陆商务部4日发出新闻稿表达严重关切。(美联社)

陆商务部:美以国安藉口阻陆车出口 必要时将采有力措施

2024/05/31

美国于当地时间2月29日公告,将对中国大陆制造的连网汽车进行「国家安全」风险审查。对此,大陆商务部4日晚间回应称,美方以「国家安全」为藉口意图阻碍中国大陆汽车正常出口,中方对此严重关切。 根据大陆商务部网站消息,4日,商务部发言人就美国政府拟对中国制造连网汽车进行国家安全风险审查发出「答记者问」新闻稿。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美方以「国家安全」为藉口,意图阻碍中国汽车正常出口,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近年来,美方对中国大陆汽车加徵高额关税、限制参加政府采购、推出歧视性补贴政策,现在又打著国家安全旗号,意图设置非关税壁垒,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会扰乱和扭曲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也会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该发言人指出,中国大陆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迁做出正面贡献。中方敦促美方尊重市场原则,为各国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中方将持续评估...


欧盟计画开始对进口自大陆的电动车进行海关登记,若欧盟稍后完成调查并认定大陆电动车享有不公平补贴,这些电动车可能自登记日起被徵收关税。图为大陆民众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观看比亚迪Seal电动汽车。(路透)

欧盟拟对大陆电动车作海关登记 恐徵收追溯性关税

2024/05/31

欧盟计画开始对进口自大陆的电动车进行海关登记,若欧盟稍后完成调查并认定大陆电动车享有不公平补贴,这些电动车可能自登记日起被徵收关税。 海关登记将于该计划在欧盟官方期刊上发布后的第二天开始,这很可能是在未来几天内。 路透报导,欧盟委员会正在对大陆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以确定是否徵收关税以保护欧盟生产商。尽管欧盟可能在7月徵收临时关税,但调查将于11月结束。 欧盟委员会5日公布的一份文件指出,有充分证据证明大陆电动汽车获得补贴,自去年10月正式启动贸易调查以来,欧盟进口大陆电动车的数量年增14%。 报告指出,如果在调查结束前进口大陆电动汽车继续加速增长,欧盟生产商可能会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失。 中国欧盟商会表示,对此举感到失望,进口激增反映出欧洲对电动车的需求不断增加。 另外,在美国开始调查大陆电动汽车之际,共和党籍参议员鲁比欧(Marco Rubio)5日提...


苹果传出取消穿戴装置导入Micro LED计画。 美联社

Micro LED 失宠台厂蒙尘 苹果穿戴装置传取消导入「杀手级显示器技术」

2024/05/30

苹果传出取消穿戴装置导入Micro LED计画,暗示看淡原本被市场誉为「下世代杀手级显示器技术」的Micro LED发展,震撼业界。台厂当中,面板厂友达与其转投资LED厂富采、錼创等都积极挥军Micro LED,随苹果领头看淡Micro LED,相关台厂后市恐蒙尘。 苹果原订采用AMS OSRAM(欧司朗)的Micro LED,导入Apple Watch Ultra 3产品,惟欧司朗宣布:「得知支撑公司Micro LED策略的项目意外取消,该公司将重新评估自己的Micro LED策略」,并预计出售马来西亚工厂,同时提列高达6亿元至9亿欧元(约新台币205亿元至308亿元)的钜额资产减损。 欧司朗的说词,让苹果取消穿戴装置导入Micro LED计画的消息曝光,并透露出Micro LED可能成为苹果继电动车之后,另一个淘汰的开发项目,为市场再度投下一枚震撼弹。 友达、富采、...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研调:二次替换需求可期 今年LED照明市场估成长

2024/05/30

研调机构集邦科技预估,2024年将有约58亿支LED光源及灯具陆续达到使用寿命而退役,带来可观的二次替换的需求,有助于LED照明市场从颓势中逆转,带动整体LED照明需求达134亿支。 集邦科技今天发布新闻稿说明,在2023年全球正常使用的灯具中,以发光二极体(LED)为光源的灯具比例已约达70%,能够被LED替换的传统灯具使用场景越来越有限。只有部分特殊要求的场景,还存在其他非LED的照明灯具。 集邦指出,LED照明替换非LED照明的边际成本持续上升,一次替换的过程或已完成。尽管2023年LED照明产品的出货量呈现衰退,但总量并没有急剧减少,集邦认为,这是因为二次替换需求已接续一次替换需求,开始成为支撑LED照明市场的关键动能。 集邦评估,2025至2028年LED照明二次替换需求将达高峰,一般LED的使用寿命预期约2万5000至4万小时,对比实际使用时间长达7至10年...


根据业界专家,大陆车厂开发电动车比他国竞争对手快30%。图为蔚来电动车模型。路透

解密大陆车厂开发电动车 比他国竞争对手快30%的原因

2024/05/30

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大陆电动车制造厂的开发速度比起外国传统车厂的竞争对手快了大约30%,原因在于他们更愿意推翻几十年来内燃机汽车生产的标准流程,追求尽快上市。 大陆车厂会同时间进行多阶段开发,不像传统汽油车开发是线性过程,从设计到工程再到制造,每一步都必须推进至下一步之前完成和验证;大陆汽车制造商使用虚拟测试取代耗时的机械测试;同时寻找规模小、速度快的供应商来取代传统供应商;并且将车型标准化以缩短生产时间,除了传统的机械平台外,从重要软体到数位操作系统等方方面面都予以标准化。 以蔚来汽车为例,从项目启动到交车给客户还不到36个月,远快于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需时约四年,原因之一就是采用备用晶片,将来透过软体更新为已出厂的车增加新功能。该公司认为,新技术只要可靠,愈快上市就有愈高的机会可以抢夺市占。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纯电品牌极氪,与吉利其他品牌共享制造和数位架构,从零到开发...


裕隆昨天举行股东会,集团董事长严陈莉莲表示,裕隆汽车获利回到疫情前的水准,每股纯益来到4.63元,而品牌纳智捷推出的n7电动车预购,取得4月份台湾电动车销售冠军。记者胡经周/摄影

纳智捷电动车今年拚挂牌万辆 下月开放接新单

2024/05/29

裕隆公司昨(28)日股东会,董事长严陈莉莲强调,品牌纳智捷n7电动车将在6月启动新一波会员招募,开放接新单;至于销售,今年可望达成n7年度挂牌破万辆的目标。 裕隆集团股东会由裕隆公司奏响序曲,严陈莉莲出席并主持,其中,纳智捷的交车与裕隆城的表现成为焦点。 严陈莉莲在股东会中表示,去年台湾车市恢复正常供应,裕隆汽车获利也回到疫情前的水准,每股纯益来到4.63元。去年也是本公司成立70周年,在新能源车时代,裕隆秉持著成为台湾绿色移动创新者的目标,自主品牌纳智捷推出n7电动车预购,短时间内就累积1万张以上的订单,今年3月底已经开始交车,4月取得台湾电动车销售冠军,接下来,6月n7将启动新一波会员招募,开放接单,有望达成年销量破万的目标。 至于去年开幕的裕隆城,是新北最大的复合式商场,开幕期间创下单日7万多人次的纪录,已成为新店一日生活圈的核心,将为裕隆公司创造更多的获利。 ...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Micro LED 成本高良率低…跌落神坛

2024/05/29

Micro LED技术因颠覆传统LCD面板的显示结构,一度被视为未来十年内最关键的显示技术革命,如今却面临跌落神坛,恐遭苹果舍弃,业界分析,恐与高成本、良率一直无法提高等关键因素有关。 研调机构集邦科技(TrendForce)直言,供应链规模导致Micro LED面板的成本居高不下,较相近尺寸OLED面板高出约2.5倍至三倍,可能是苹果舍弃穿戴装置导入Micro LED的关键。 业界人士说,Micro LED需要精密的巨量移转技术,相关技术难度高,业者良率提升不易。以苹果原本有意合作的欧司朗为例,集邦科技分析,欧司朗原本规划提供苹果的是尺寸更小的Micro LED垂直晶片,虽然有助于压缩晶片成本与备援电路的设计,但对于转移精度的要求更高,也成为能否顺利量产的另一个症结点。 Micro LED开发之路艰难,从台厂财报便可一窥端倪。以富采(3714)为例,为摆脱过往LED市...


大陆纯电动汽车(EV)巨头比亚迪抢攻日本市场。 路透

比亚迪攻日 要开百家门市

2024/05/29

大陆纯电动汽车(EV)巨头比亚迪抢攻日本市场,拟于2025年底将目前在日本约20家的销售门市扩张至超过100家,年销量达到3万辆,预计到2026年为止还将每年发售新款车型来扩大市场占有率。 比亚迪今年销量目标是450万辆,成长50%,由于在大陆的市占率已接近顶峰,再往上突破有很大难度,因此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不仅在东南亚和美洲、欧洲等市场,也瞄准号称「进口车禁区」的日本市场。 日本共同社报导,日本市场向来青睐的是日本国产车或欧洲车,比亚迪认为,环保意识提升带来的电动车需求增加是商机,因此藉此拓展市场。 比亚迪与美国电动车龙头特斯拉,争夺电动车销量全球第一的位置。2023年1月在日本发动首轮攻势,推出SUV「ATTO 3」;9月又投放了小型车「海豚」。 比亚迪日本公司社长刘学亮1日在东京举行发布会称,今后还将在各地商业设施等举办展示活动,打响知名度。 日经中文...


美国与全球经济正遭受另一场「中国震撼」,中国大陆的电池、电动车、机械等产品正再度大量涌入国外市场。图为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位于德国Arnstadt的一座工厂。路透

WSJ:全球正遭受另一场「中国震撼」 这回各国更担心了

2024/05/29

随著中国大陆电动车、机械、消费者电子产品等廉价陆制商品正再度大量涌入外国市场,美国与全球经济正遭受另一场「中国震撼」(China Shock),其他国家感受到的通膨低迷效应将更为显著,各国也将更担心,因为这回涌入的产品为攸关科技领先地位的汽车、电脑晶片及精密机械等领域。 华尔街日报(WSJ)报导,在20多年前的「中国震撼」期间,各国对廉价陆制产品的进口激增,有助维持低通膨,但代价是当地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学教授奥图等人研究显示,美国在1999~2011年因中国大陆进口产品,失去了超过200万个就业。 近年来,随著北京扩大出口力道以重振经济成长,「中国震撼」续集可能正在上演中。中国大陆生产的产品数量已超出国内经济的吸纳能力。在国家指导的低价贷款支撑下,中国大陆企业正在向国外市场过度供应这些产品。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相较于先前「中国震撼」出现时,中...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推动净零101 蒋万安:选定14大产业、8大减碳策略

2024/05/28

台北市政府27日举行净零碳排101计画发表会,台北市长蒋万安表示,这是北市府与商业会共同提出来「台北净零101计画」,选定14大产业类别以及8大减碳策略,未来希望能够在接下来这几年,能够在台北市各个地方有一个示范场域。 蒋万安表示,希望能够尽快达成所拟定的阶段性目标,包括2030减碳40%、2040减碳65%、2050达到碳中和,所以包括交通的部分,北市府也积极地从去年开始1200交通月票,到 YouBike 前30分钟免费,以及现在积极推动的减碳存摺。 另外,在绿建筑的部分,今年也会完成相关法制作业,未来新建建物,我们的建材都会要求必须符合能效标章等等,所以这一次和商业会共同合作的范围还包括循环经济,包括废弃物处理、包括再生能源、包括绿运输整体的提升。 蒋万安说,希望从所有市民朋友的日常生活来落实,希望打造一个净零碳排新生活的运动,所以不管哪一个年龄族群,孩子在学校做...